2010年政府工作报告

发布时间 : 2010-01-26     来源:芙蓉区门户网站     字体大小:

2010年1月21日在长沙市芙蓉区第三届 

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 

区长 李 蔚 

各位代表: 

现在,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,请予审议,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列席人员提出意见。

2009年工作回顾 

2009年是新世纪以来经济社会发展最为困难的一年,面对严峻复杂的形势,在市委、市政府和区委的坚强领导下,在区人大、区政协的监督支持下,区政府团结带领全区人民奋力拼搏,攻坚克难,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工作,全面完成了区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提出的目标任务。 

一、区域经济平稳快速增长 

综合实力稳步增强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51.8亿元,增长15.5%;完成地方财政收入20.46亿元,增长25.3%;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33.6亿元,增长10.3%;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38.5亿元,增长19%;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21400元、14226元,增长9.2%、14.1%,主要经济指标保持全省率先、中部领先地位。产业发展更加高效。第三产业优势地位不断巩固。中央商务区建设步伐加快,楼宇经济蓬勃发展,新增商务楼宇面积约20万平方米,新增楼宇入驻企业570家,楼宇经济对地方财政收入的贡献率接近30%。传统商贸业持续繁荣,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稳居全省区县首位。豪廷大酒店、赛格电子市场等高档酒店和专业市场顺利开业,完成10家农贸市场提质改造,新建、改建市场面积6.5万平方米。工业经济实力稳步提升。实现工业总产值178亿元,增长18.1%,实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64亿元,增长19.1%。隆平高科技园稳步发展,入园企业达到231家,新振升、国科广电、隆泰微波等重点企业支撑效应明显,金丹科技集约用地模式面向全省推介,坛坛乡、怡清源等农业龙头企业发展良好,实现技工贸总收入165亿元,园区主要经济指标继续位居全市各区县园区前列。对外开放成效明显。年内引进华夏银行、广发银行、亿万豪、步步高等重大项目和品牌企业。实际到位外资2.95亿美元,实际到位省外境内资金36.2亿元,市外境内资金形成固定资产投资81.2亿元。成功举办长沙芙蓉CBD(香港)投资说明会、长沙芙蓉(北京)地产项目恳谈会等经贸活动,对外开放形象进一步提升。 

二、城市建设和管理不断加强 

项目建设进展顺利。突出投资拉动和项目驱动,全年实施重点项目109个。长善路二期、古曲路北段、长善垸污水处理厂、芙蓉中学、燕山二小等36个项目顺利竣工;双杨路、火星三小、东方新城小学、金烨融府、明城府等36个项目抓紧建设;中国城、丰盛时代等16个项目按计划完成拆迁;蔡锷中路两厢棚改、文化大厦二期等21个项目正在抓紧办理前期手续。拆迁安置强力推进。完成棚户区拆迁44.3万平方米。全市首个实施政府征收的棚改项目——东牌楼一期强力推进,102天签订934户征收协议,完成进度的93%,创造了“芙蓉速度”。朝阳二村一期安置房交付使用,回迁1740户,二期安置房主体封顶。全区执行60号令拆迁进入扫尾阶段,东屯渡街道整体完成执行60号令拆迁工作。全区已建安置房822栋、143.4万平方米、安置22808人,在建安置房46栋、15万平方米。执行103号令拆迁工作全面铺开,拆迁腾地近1000亩。城市管理日益加强。实施了一系列城市管理新举措,高标准完成车站北路和解放路景观街建设,率先在全市引进新型交通隔离带和减速带,在文艺新村、藩后街等社区启动“两型”社区建设,在龙柏、扬帆等社区推行物业化管理。如期完成万家丽路、白沙路等9条道路交通疏导工程。强化扬尘污染联合执法,空气质量优良率达到90.34%,创历史新高。城市日常维护水平不断提高,全天候全覆盖清扫保洁,市容环境更加整洁,修补路面5.3万平方米,疏浚各类管道2万米。新建站厕20座。完成东屯渡社区公园建设,率先全市完成韶山路、解放路的立体绿化,新增绿地42.3公顷。集中开展专项整治行动,成功取缔五一广场周边马路夜市,拆除违法违章建筑24万平方米,整治户外广告和门店招牌9.8万平方米。大力开展“禁摩、规电、限货”集中整治,交通状况明显改观。建立群众有奖举报城市管理问题数字化信息平台,结案率达到97.1%。巩固文明创建成果,城区文明程度不断提高,在公共文明指数测评中综合排名全市第一。 

三、社会发展更加和谐 

社会事业全面进步。义务教育均衡发展,教育强区先期评估验收获得省检查组高度评价。连续多年被评为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城区和科普示范城区。荣获全国“全民健身优秀组织奖”,市“七运会”奖牌总数、团体总分列各代表团之首。全国文物普查、全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圆满完成。人口和计生工作全省排名第一,继续保持“国优”地位。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卓有成效,社区卫生服务站和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全部达标,“新农合”参合率达到99.7%。人民生活日益改善。创业富民工作稳步推进,被评为全市“推进创业富民工作先进单位”。新增城镇就业人员23451人,完成就业培训4686人,城镇零就业家庭100%实现动态就业援助。新增各类保险参保33979人。城乡低保应保尽保,和谐社区建设扎实开展,被授予全国“基层低保规范化建设先进单位”、全国“和谐社区建设示范城区”。全面完成省市“为民办实事”各项指标。发放经济适用房货币补贴凭证2871户,筹集廉租房6万平方米,1000多户低收入家庭搬进了新房。社会大局持续稳定。强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,定期开展领导干部接访活动,着力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和各类信访问题,多渠道筹措资金化解各类矛盾纠纷2618起。不断完善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机制,稳妥处置执行103号令拆迁安置、东门天厦房屋产权纠纷等数十起信访问题。圆满完成“国庆60周年”、“两岸经贸文化论坛”、“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现场会”等重大活动安保任务。深入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整治,未发生较大以上安全生产事故。双拥优抚安置、民兵预备役工作进一步加强,军政军民关系融洽。“食品安全城区”创建工作深入开展。全国第二次经济普查圆满完成。“两型社会”示范创建活动深入推进。建安企业改制工作全面完成。“零家庭暴力社区”创建工作受到联合国推介。交管局被评为全省依法办事示范窗口。工商、质监、税务、史志档案、人防、机关后勤、外事侨务、民族宗教等工作取得明显成效;工会、妇联、共青团、科协、残联、侨联、老科协、老体协、关协等群团组织围绕发展大局,作出了积极贡献。 

四、政务服务水平日益提高 

按照“为民、务实、高效、清廉”的要求,坚持转变政府职能和工作作风,不断加强政府自身建设。严格执行区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决议、决定,自觉接受区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监督、工作监督和政协的民主监督,办理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177件。扎实做好“市民评议政府”工作,群众评价监督机制不断完善。强化行政监察和审计监督,落实党风廉政建设“八项制度”,开展“小金库”专项治理,严肃查处各类案件。加强政府投资管理,实现从项目立项、招投标管理、预算控制到投资审计、工程结算的全程监管。行政审批事项全部实现在线办理,受理办结各类审批服务事项57219件,办结率达到100%,被评为全省“政务公开先进单位”和“政务公开示范点”。推行全员绩效考核,建立政府雇员制度。深入开展“两帮两促”活动,全区干部走进企业、深入项目,特别在东牌楼棚改征收、执行103号令拆迁等重点工作中,广大干部勇挑重担、敢于担当、不畏艰难,充分展现了干部队伍良好的精神风貌。 

各位代表,2009年是极不寻常的一年,也是卓有成效的一年,成绩的取得来之不易,凝聚了全区人民的智慧和汗水。在此,我谨代表区人民政府,向全体人大代表、政协委员及所有关心支持芙蓉区发展的朋友们,表示衷心的感谢,并致以崇高的敬意! 

回顾一年来的工作,我们深刻地感受到,2009年是重创新、促发展的一年。围绕“推进二次创业,创新发展优势”的工作要求,在棚改、拆迁、融资、创业富民等方面解放思想、创新观念、提升理念,有效地激发了发展活力。2009年是重项目、抓建设的一年。以“项目建设年”为抓手,深入开展“两帮两促”活动,各级领导干部和相关部门对170个重点对象实行一对一帮促,以项目建设带动经济发展,形成了大干快上的喜人局面。2009年是重产业、调结构的一年。依托中央商务区、隆平高科技园等优质平台,集聚发展现代服务业,加速发展“高、精、清”都市工业,加快推进传统商贸业提质改造,促进了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。2009年是重民生、促和谐的一年。把民生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,财政支出的60%以上用于民生事业。各项社会事业协调发展,人民安居乐业,社会大局和谐稳定。 

2009年尽管取得了新的成绩,但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,政府工作中还存在不少困难和不足:产业结构调整的任务还很艰巨,中央商务区的建设速度与现代服务业发展趋势还不相适应;城市管理尽管在全市排名靠前,但精细化程度仍然不高;就业、社保、教育、医疗、住房、增收等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还较多,与群众的要求有一定差距;不稳定因素仍然存在,信访维稳、社会治安和安全生产的压力依然较大;行政效能有待提升,发展环境有待进一步优化等等。 

2010年工作安排 

2010年是实施“十一五”规划的最后一年,也是启动“十二五”规划的奠基之年。做好今年的工作,意义重大。 

综观当前形势,全球经济发展中不可预料的因素仍然较多,经济回升的基础还不稳固。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对“银根”、“地根”逐步收紧,资源环境和节能减排的约束明显增强,对项目建设和企业融资将产生直接和间接影响。区域竞争进一步升级,我区传统优势面临弱化和边缘化,土地、投资等方面的制约瓶颈日趋明显,新兴的比较优势尚未充分显现。经济运行的结构性矛盾长期存在,社会建设的任务依然十分繁重。在困难和挑战面前,我们要科学研判形势,准确把握趋向。从宏观环境来看,世界经济正在转负为正,呈现复苏态势。国家、省、市实施中部崛起、“两型”建设、“弯道超车”、“率先发展”等一系列重大战略以及调整结构、扩大消费、加快棚改等政策措施,为区域经济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。全省数十条高速公路建成、武广高铁正式运营、沪昆高铁和“3+5”城市群城际铁路启动建设,进一步凸现了长沙的区位优势,为我区吸纳人气、拉动内需创造了条件。同时,作为中心城区,长期发展积累的产业优势、环境优势、品牌优势,为在新一轮发展热潮中乘势而上奠定了坚实基础。去年以来,我区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积极应对金融危机,在土地储备、手续办理、政策帮扶等方面做了大量基础性工作,为今年和今后的发展积蓄了后劲,我们完全有信心、有能力、有条件克服困难,战胜挑战。 

基于以上分析判断,2010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: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,围绕“推进二次创业、建设繁荣和谐精美新芙蓉”的战略目标,按照“优投资、强产业、提品质、惠民生、保稳定、促和谐”的思路,以深化“项目建设年”活动为主题,实施项目带动、创新驱动、产业推动、管理促动、多方联动的工作举措,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、率先发展。 

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预期目标是: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4.5%以上;地方财政收入增长16%以上;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%以上;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8%以上;单位地区生产总值综合能耗下降4%以上;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4%以上;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7%、9%以上;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%以内;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5%以内。 

实现上述目标,要抓好以下五个方面的工作: 

一、深化“项目建设年”活动,提升省会中心城区承载功能 

按照“扩大投资规模、优化投资结构、完善投资服务、提升投资质效”的思路,继续实施重大项目带动战略,拓展融资渠道,加大投资力度,铺排各类重点项目110个,计划投资160亿元以上。 

优化投资结构,加大产业投资比重。坚持以投资结构的调整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,加大重大产业项目、基础设施项目、重大民生项目的建设投入,力争产业投资占全社会投资的50%以上。加快建设擎天广场、报业大厦、中国城等商业地产项目,力争中心城区投资达到70亿元以上。推进稀土新材料、茶业精深加工等工业项目建设,力争隆平高科技园的投资增长15%以上。加快东片地区近1400亩已拆迁未开发土地的建设,加速项目启动。发展高品质房地产项目,重点扶持辉煌世纪城、先锋东外滩、长房白沙湾等房地产项目,力争社会投资130亿元以上、新上市楼盘200万平方米以上。 

加快西提东拓,实现城乡融合发展。以“加快西提东拓、推进城乡一体”为目标,实现城乡融合发展。以棚户区改造为着力点,加速推进中心城区提质。抢抓国家棚改政策机遇,全面完成中央商务区核心区域近400亩存量土地的棚改立项和手续报批工作。力争一季度完成东牌楼一期腾地并启动二期征收,年内全面完成腾地和土地挂牌出让工作。启动肇家坪、蔡锷中路两厢等区域的棚改,推动白果园、化龙池地区有机棚改,完成棚户区拆迁40万平方米以上,实现腾地200亩以上。以执行60号令拆迁扫尾为着力点,加速推进“城中村”改造。抓紧东片地区执行60号令的拆迁和安置扫尾,年内全面完成东屯渡街道和东岸乡的安置工作,实现马王堆地区腾地1000亩以上,力争两年内结束马王堆街道的村民安置。科学处置农民生产留地,加大土地整合开发力度,逐一解决拆迁安置遗留问题。以推进执行103号令拆迁安置为着力点,加速东岸地区城市化进程。年内完成营盘东路东延线、3号安置点等10个项目征地拆迁,确保腾地2000亩,力争腾地3000亩。加快建设农民安置房,建设高层安置房20万平方米以上。 

突出重大项目建设,提升综合承载功能。投资15亿元,完成京珠高速东西辅道、农园路、圭河路、滨河路等13条道路建设,进一步完善东片路网结构。加快推进营盘东路跨浏阳河大桥及东延线、解放东路下穿京广线隧道、红旗路跨浏阳河大桥、竹园路穿京广线涵洞、地铁1号线等市重点工程建设,打通重要交通节点。新建和改扩建高岭小学、古汉城小学、西垅小学、西街小学等8所学校,新建社区公园6个、站厕12座,在每个街道高标准建设一个居家养老服务中心,完成东岸文化站、“浏府”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,新增绿地46公顷。高度重视城市建设品质,不断完善综合承载功能,有效发挥省会中心城区对周边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辐射带动效应。 

二、加快转变发展方式,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 

以中央商务区为平台,优先发展现代服务业;以打造诚信商圈为抓手,建设区域性高端消费中心;以自主创新和节能减排为手段,提升工业发展质效。 

强力推进中央商务区建设。按照“棚改先导、产业先行、引进品牌、提升品质”的思路,强势推进中央商务区建设,力争用2—3年的时间,完成中央商务区核心区范围内近400亩存量土地的拆迁。盘活存量楼宇资源,注重二次招商质量,着力引进金融证券业、五星级酒店、世界级品牌、优质物管和相关行业内的领军企业,年内引进企业500家以上,促进金融、会计、法律、中介等业态的聚集,进一步培育和壮大信息技术、文化创意、电子商务等新兴业态,提升现代服务业品质。 

巩固提升传统商贸业。按照“优化市场布局、改善区域环境、提升经营理念、构建诚信商圈”的思路,推进传统商贸业的提质升级。建设区域消费中心。坚持扩大本地消费与吸引外来消费并重,增强居民消费能力与刺激消费需求并重,巩固传统消费领域与培育新型消费热点并重,提升消费硬件环境与构建诚信商圈并重,进一步强化五一广场商圈、袁家岭商圈、火车站商圈的竞争优势,在长善垸地区和东岸地区培育新兴商圈,建设区域高端消费中心。做强商贸龙头企业。鼓励支持现有商贸龙头企业做大做强,积极引进国内外商业巨头,打造2—3个集购物、休闲、娱乐、餐饮等多种业态于一体的商业“摩尔”,进一步扩大传统商贸业的领先优势。加快市场改造建设。树立“品牌提品质、品质即价值”的理念,引导传统市场向“专业市场商业综合体”的新型市场经营模式转变,避免同城低质竞争。加快万家丽二期、芙蓉物流园和东岸地区的专业市场建设。启动三湘南湖、金苹果等市场的提质改造,重点解决交通、仓储、物流等对市场经营的制约。完成二环线以西农贸市场提质改造,在二环线以东布局2个新的农贸市场。全年新建、改造市场面积7万平方米以上。打造特色商业街区。坚持“文化为魂、生态优先、品质至上”,精心规划浏阳河休闲风光带,年内启动产业带和风光带二期建设,将其打造成为全省一流的文化特色街区和生态风光带。力争“中华文化论坛”永久会址落户休闲风光带。按照“一街一业、一巷一品”的要求,推进特色街市建设。提升湘女服饰街、书香文化街、化龙池清吧街等特色街市品质,加快建设长沙数码步行街,提升朝阳电子科技街的核心竞争力。 

着力发展都市工业。按照“高科技、高投入、高产出、低能耗、低排放”的标准,发展都市工业,加快形成“两型”产业结构和增长方式。实现工业总产值205亿元、增长15%以上,规模工业总产值194亿元、增长18%以上,工业拉动GDP增长2个百分点以上,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5家以上。建设总部工业基地。一季度完成东湖总部工业基地拆迁腾地。根据总部工业的发展需求,进一步论证和优化项目规划设计,提升土地利用效率和投入产出比。着力引进和培育工业企业管理、研发、营销总部,重点发展高层厂房,新建高层标准工业厂房15万平方米以上。鼓励企业自主创新。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,从政策上、资金上扶持企业加强技术创新、管理创新和营销创新,实现高新技术产业总产值增长20%以上。以金丹科技创业大厦等为平台,重点引进创新创业型企业。建立园区创业服务中心,提供工商税务、融资贷款、技术支撑、人才引进以及生活服务在内的全方位服务体系,打造全省一流的高科技企业孵化平台。做优做强重点企业。扶持国科广电、隆泰微波、明园蜂业等发展前景良好的企业,支持振升铝材异地改扩建,扶持经阁铝业、燕京啤酒等企业解难脱困。依托隆平高科技园的品牌优势、人才优势和技术优势,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,尽快形成特色优势产业。协调解决企业拆迁、融资、技术、市场等现实问题,鼓励和支持中小企业发展壮大。 

提升招商引资质效。围绕中央商务区、浏阳河休闲风光带以及隆平高科技园等重点区域开展招商,通过招商引资带动重点区域的发展。突出引进品牌企业,着力引进现代服务业、高新技术产业等重点产业,注重择优选强,注重招商引资对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支撑力。对招商资源进行充分整合和科学策划,针对不同的招引目标进行个性化的深度包装,提升招商引资的针对性。充分发挥协会、商会和中介机构作用,继续推行节会招商、点对点招商、小分队招商、以商招商等招商形式。积极组团参加各类经贸活动,组织2—3次专题招商活动。全年实际利用外资3.2亿美元,引进省外境内资金40亿元,市外境内资金形成固定资产投资89亿元。 

三、着力提升城市品质,建设宜居宜商城区 

以建设人民满意城市为目标,按照“精细化管理、立体化整治、市场化运作、人性化执法”的要求,加强城市管理。城市管理工作要领跑全省城区、领先中部地区,向全国一线城市管理水平看齐。 

深化综合整治。将综合整治的触角延伸至街巷纵深、屋顶和墙体立面,积极实施“平改坡”工程和临街景观综合整治,继续加大对广告招牌、人行道、护窗、雨棚、空调以及各类线缆等方面的整治力度,年内完成人民路、八一路、曙光路、晓园路、迎宾路等道路两厢建筑立面整治和景观建设。推进特色街区和“两型”社区建设,大力推广节能灯具、环保材料、太阳能设施等。加大拆违控违力度,突出做好主次干道两厢以及东广济桥社区东南角、定王台社区东南角等区域破旧房屋的整治工作。 

强化交通疏导。进一步完善交通设施,优化交通组织,加强交通管理,强化“禁摩、规电、限货”工作常态机制,维护良好的道路通行秩序。继续实施交通疏导工程,重点做好背街小巷的道路改造,打通中心城区微循环。加快启动杨家山立交桥、远大路与车站路交汇处、二环线与营盘路交汇处等交通拥堵点的整治改造,提高主次干道的通行能力。 

净化空气质量。全面实施环保三年行动计划,加强扬尘治理联合执法,严格控制垃圾焚烧、建筑扬尘、道路扬尘。对东岸地区的燃煤使用进行专项治理,推广清洁能源,进一步削减二氧化硫等污染物排放。针对油烟污染比较严重的街巷,加大整治力度,创建一批绿色餐饮街道,进一步净化空气质量,城市空气质量优良率保持在90%以上。 

细化日常管理。加强城管队伍建设,落实城管协管员管理权属下移。严格执行门前“五包”责任制,逐步推广社区物业化管理。充分发挥城市管理数字化信息平台的作用,序化、量化城管工作流程,使每一个环节、每一个岗位都有相对应的责任主体履职承责。改进城管执法与处罚方式,更多地采用人性化执法和柔性执法,不断提高城管队伍形象。加强市政、环卫、园林等方面的日常管理和维护,提高专业化、机械化作业水平,机械化率达到50%以上,实现城管工作的常态化和高效化。 

四、加快社会事业发展,提高民生保障水平 

坚持“民生、民富、民安”的理念,进一步完善公共财政体系,加大民生事业和公共服务投入,做好“为民办实事”工作,让广大人民群众更多更好地享受改革发展成果。 

统筹发展惠民生。加大科技投入,引导扶持企业自主研发,支持科技成果转化,提高科技创新对产业发展的贡献率。加强科普教育,提升全民科学素质。继续实施中小学校校舍安全工程,合理布局教育优质资源,促进教育事业均衡发展。加强学生法制观念和社会公德教育,提升素质教育整体水平。高标准建设教育强区,为教育强省创造经验。深化文化体制改革,加快推进“文化强区”建设。加强文化市场监管,巩固网吧长效管理机制。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,进一步提升群众文体生活品质。完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,全面启动医药卫生体制改革,实行基本药物“零差率”销售,实现“新农合”全覆盖,加强重大流行传染性疾病预防控制工作。完善流动人口计生服务管理“一盘棋”试点工作,稳定低生育水平,保持计生工作全省领先地位。加快创建“食品安全城区”,加强对食品生产、流通、消费各个环节的监管。推进社区居家养老等惠民工程,构建更加便民的社区服务体系。深入开展文明创建,提升市民文明素质和城区文明程度。 

强化保障促民富。继续推进创业富民工程,全面落实税收优惠、小额担保贷款、资金补贴等政策,鼓励和扶持更多劳动者自主创业。深入开展创建充分就业社区和创业特色街道活动,做好困难群体的就业帮扶工作,切实关心大学生就业,加强残疾人就业培训,保持“零就业家庭”动态清零,新增就业岗位1.1万个以上。完善社会保障体系,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,健全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,新增各类保险参保2.5万人以上。做好经济适用房货币化补贴,通过多种途径增加廉租房供给。进一步规范和加强大病救助、低保、慈善等社会救助工作。 

维护稳定保民安。着力构建大综治的工作格局,大力推进平安城区创建活动,完善联防联治工作体系,突出抓好公众安全满意工程。健全“一健三联”工作机制,完善“五级三调”工作体系,建立社会矛盾调处中心,着力解决一批群众反映强烈的重大信访问题。加强法制宣传教育,形成学法、用法、守法的良好社会氛围。积极推进社会管理创新,着力解决流动人口服务、特殊人群帮教、网络虚拟社会建设、社会组织管理等问题。加强应急救援体系建设,提高防范和处置各类突发事件的能力。全面落实安全生产责任,加强专项整治,消除各类隐患,严防各类安全生产事故发生,维护和谐稳定的发展大局。 

此外,要认真做好“十二五”规划编制工作,科学谋划未来五年的发展目标和工作重点。深入开展“两型社会”示范创建活动,努力建设“两型”产业示范基地和低碳经济示范城区。加强国防动员和教育,广泛开展军民共建活动。做好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工作。推进企业改制、企业办社会职能分离等工作。继续关心支持老龄、妇女儿童和残疾人事业。进一步做好农业、林业、水利、人防、民族宗教、外事侨务、史志档案、机关后勤、老科协、老体协等工作,促进各项事业协调发展。 

五、推进精细化管理,加强政府自身建设 

以新一轮政府机构改革为契机,推进政府精细化管理,实现用同样的钱做更多的事,不断提高政府服务群众、服务企业、服务社会的能力。 

坚持科学决策。不断优化政府重大决策的规则和程序,继续实行政府常务会议、区长办公会议开放制度,进一步完善领导、专家和群众相结合的决策机制,完善重大事项专家咨询、风险评估、公示听证制度,所有重大决策都要深入调研、征求意见、充分论证和集体决定,保证决策的科学与民主,使政府决策经得起历史和实践的检验。 

提升管理质量。建立健全涵盖政府管理全过程、全方位的流程规范和技术标准,做到目标细化、指标量化、责任强化。实施工程建设质量精细化管理,精心规划设计,规范建设标准,精细施工建设,尽量减少后期维护成本,建设耐久性精品工程。加强税收征管基础工作,堵塞征管漏洞,做到应收尽收。推进预算公开,落实政府性投资项目资金“双控”管理,加强对财政资金和重大投资项目的监督审计,管好用好每一分钱。进一步加强干部队伍建设,提高政府工作人员专业素质,建设一支素质高、作风好、能吃苦、会干事的干部队伍。 

规范行政行为。坚持用制度管人管事,建立健全管用、完善、精细的制度体系,特别是要建立执行落实责任制,做到每项制度有人执行落实,有人跟踪监督,违反制度有人承担责任,提高政府执行力与公信力。切实规范行政审批,完善电子监察系统,对行政审批行为实行全过程监控。推行行政过错责任追究,严格实行行政问责制,认真查处投资者和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。 

强化行政监督。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、工作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,认真办理人大代表、政协委员的建议和提案,广泛听取各民主党派、工商联、人民团体和社会各界的意见,自觉接受新闻舆论和社会公众等各方面的监督。更加注重反腐倡廉,推行预防和惩治腐败体系建设,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。对财政收支精打细算,厉行节约,进一步降低行政成本。加强行政执法和执法监督,严防行政不作为和乱作为行为。推进政务公开,增强政府工作的透明度,树立良好的政府形象,赢得人民的信任与支持。 

优化发展环境。以推进政府精细化管理为抓手,进一步完善优化经济环境责任制,转变工作作风,精简办事程序,提高办事效率,把更多的精力用于为企业、为基层、为纳税人服务。健全经济发展扶持奖励政策,深入开展“两帮两促”活动,为企业发展和项目建设排忧解难。继续做好“市民评议政府”工作,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,树立起良好的政府信誉、企业信誉和社会信誉,着力营造诚信文明、和谐有序的发展环境。 

各位代表,形势催人奋进,发展刻不容缓。让我们在市委、市政府和区委的坚强领导下,精诚团结,奋勇拼搏,为实现“全省率先、中部领先、全国争先”的宏伟目标而努力奋斗!

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